伴随大家生活质量的提升,愈加多的人拥有了我们的车,因而每到节假日自驾车旅游已渐渐成为一种时髦。很多有车的朋友开始考虑离得远远的城市的喧嚣,开着我们的车到新疆、西藏去感受一下西北高原玩车的刺激与乐趣。
高原区域的行车特征及应付手段:
1、高原区域充气压力低、空气稀薄、气候多变,中国大陆人初到高原会出现胸闷、气短、头晕、易疲劳等高原反应。若是驾驶员出现上述症状应当靠边停车,短暂休息一会,不要活动、少说话,必要时吸点氧,伴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会渐渐适应的。
2、因为空气密度小,含氧量减少,发动机进气量降低,会导致混合气过浓使汽车动力降低、油耗量增加,同时因为充气压力低,混合气在燃烧时不容易产生爆震,可适合将分电器点火提前角调早(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m,调早2-3度)。还可将火花塞电极间隙调小1mm,以提升发动机动力。
3、充气压力低还会导致冷却水沸点减少。70-80℃的水温在中国大陆是正常水温,而在高原区域就已经开锅了。所以,在汽车上坡时要严格控制水温,发出水温升高、问题灯报警时,应立即停车,掀开引擎盖自然降温,防止发动机长期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产生气阻形象。上坡行驶中不要完全依赖低速挡行驶,能加挡的路段尽可能加到高中一年级挡行驶。
4、汽车在上过长、大坡道筹备下坡之前,应在坡顶暂短停留,休息一下,并全方位检查制动、转向、传动部分和车轮状况。气候特别寒冷的应用纸壳、报纸等将散热器挡好(指防冻液冰点较低或加水的汽车),以免因下坡行车速度快、发动机长期低速运转使散热器冻结。换挡时要保证行车速度一直控制在发动机牵阻用途之内,以免长期踩制动踏板,轮毂发热、制动效能减少。绝对禁止空挡滑行,更不准熄火滑行。当汽车行至坡底后,不要忘了拆除散热器遮挡物。
5、小型汽车在液压制动系统,在高原区域也会出现气阻的现象。在减速或停车时应注意防备,运用制动要适合提前,发现制动性能减少时,应停车检查,必要时应进行排气。
6、汽车进入高原后伴随海拔高度的升高,胎压也会渐渐升高,在汽车行至转弯或碎石路段时容易导致爆胎。在进入高原之后要常常检查胎压,必要时要适合调低胎压。
7、高原公路有的路段地形复杂,常常会遇见狭窄弯路、傍山险路,山洪暴发、高山落石、泥石流等不好的路况。驾驶员处置状况要准时、果断。换挡操作要飞速、准确,行驶中不要过于靠向路边,应走道路的中间,还要随时注意路边交通标志及文字提示,遇有道路损毁需要通过便桥、险桥时,应在车下职员的指挥下单人驾车通过,以免因超载发生危险。
8、高原区域生活区别散、行驶路线长,有时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也非常难见到人烟。一旦在途中遇见风暴、雨雪或汽车问题,就要被困在半路。因此,天天上路之前,应该注意收听当地气象台(站)的天气预报,提前安排好当天的路程和食宿地址。
9、进入高原区域要做好必要的物资筹备,包含常见的易损配件(水箱软管、点火线圈、分电器、汽油泵等)和常用药品、氧气袋、水壶、手电、地图、充好电的手机电池、食品、水、机油、工兵锹、牵引绳等等。
驾驶证网【JiaZhao.COM】
10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址停留或食宿时,应该注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,入乡随俗。在与当地群众交谈时,应多询问一些擅长当地气候特征、交通路况等,以便对下一段路程做到心中有数。
11、高原区域的驾驶员,长期奔波于条件艰苦的崇山峻岭之中,练就了过硬的专业驾驶技能,并且具备好的职业道德。据笔者过去援藏工作过多年的弟弟回来讲在高原区域,无论是长期跑运输的地方驾驶员,还是青藏线上的汽车兵,都很讲究协作精神,助人为乐。就拿夜间行车来讲,高原区域的驾驶员每到会车时,总是提前关闭远光灯,遇见险路、狭窄路也一直为他们提供便捷,甚至有时主动下车为他们驾驶员指挥。如果是有汽车发生问题,抛锚在路上,过往汽车都会主动停下车,询问是不是需要帮忙等等。所以,中国大陆驾驶员在高原道路上行车,有哪些事应尽可能多与当地驾驶员交流,寻求帮助。
这边提醒大伙无论是到高原自驾游还是其他的地方,出行之前,必须要事先知道好当地的状况,防止出现一些麻烦的时候不了解该如何解决。